日期

主題

課堂內容

學生自行閱讀資料

學生課外閱讀及參考資料

【第一部分:工程與社會概論】

2/21

1

課程介紹

課程行政、

科技與社會(STS)的範疇

1.陳政亮,〈科學、技術與社會文化:對科學信念的反思〉

 

2/28

2

二二八放假

 

 

 

36

3

工程災難的衝擊

以造船史(鐵達尼號、Exxon油輪案)為例

1.楊弘任,〈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: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〉

1.Perrow, 《當科技變成災難》

【第二部分:技術如何改變社會】

3/13

4

第一次討論+理論介紹

橋樑史(Tacoma橋)及嘉邑行善團的造橋 [討論]、適當科技

1.陳信行,〈從適當科技運動角度看921震後協力造屋運動〉

1. Schumacher,《小即是美》

3/20

5

工程災難的風險觀

以飛行史、核能史為例

[開始自行分組]

1.林崇熙,〈科技就是風險〉

1.Krause《安全飛行》

2.Kaku《核能兩面觀》

3/27

6

理論介紹

科技與社會(STS)理論介紹:

孔恩的典範說、ANT理論

[繳交自行分組名單]

1.邱大昕,〈殘障設施的由來〉

2.苑舉正:孔恩之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

1.Shapin,《科學革命:一段不存在的歷史》

2.Kuhn,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

4/3

7

校際活動週停課

 

 

 

4/10

8

校園工程史案例

參觀電機系史館、機械系史館、化工系史館

1.陳恒安,〈我來、我見、我征服?談科技博物館的STS展覽與導覽〉

1.參觀成大博物館:校史展、普渡展、工學之美展、鎖具展

2.參觀其他系所展示

4/17

9

工程對社會心理的影響

以火車史、建築(摩天大樓)為例

[指定分組]

1.King,《圓頂的故事》

【第三部分:社會如何形塑技術】

4/24

10

技術與經濟的關係

以工業革命為例 + 影片討論:

戰爭與工業革命 (Discovery)

  1. 賴建誠,《西洋經濟史的趣味》, No. 7~9
  2. 李尚仁,〈鐵路教化作用〉

[繳交書面報告大方向]

  1. Diamond, 《槍炮、病菌與鋼鐵》, Ch.13科技演化史
  2. Weightman,《你所不知道的工業革命》

5/1

11

工程設計的社會、心理因素

以鍵盤史與貨櫃標準化為例

1.郭文華,鍵盤文三篇

1.Norman, 《設計&日常生活》

2.Levinston, 《箱子》

5/8

12

工程成就的因素與影響

以電力電器史(愛迪生、電燈、交直流系統)為例

[繳交書面報告題目]

1.Hughes,〈美國的電氣化過程〉,《科技渴望社會》Ch.1

5/15

13

技術中的性別議題

工程中的性別

1.駱冠宏,〈機車有性別,騎過半世紀〉

1.Schwartz Cowan,〈家庭中的工業革命:二十世紀的家戶科技與社會變遷〉,《科技渴望性別》Ch.2

2.駱冠宏,《騎過半世紀:台灣機車性別文化史,1930s-2007》,高雄醫學大學/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
5/22

14

技術的政治性:階級、歧視與權力

以交通工具發展史(公路、管筏)為例

1.林崇熙 ,〈噤聲的技術—拼裝車的美麗與哀愁〉

1.Winner, 〈技術物有政治性嗎?〉 ,《科技渴望社會》Ch.4

5/29

15

技術的政治性:ANT分析應用+第二次討論

以拼裝車為例 [討論]

2.林崇熙,〈脈絡化的技術:拼裝車國家的辯證〉

2.陳政宏,〈臺灣筏的前世與今生〉

3.林崇熙,〈雙元技術—拼裝車的技術內涵〉

6/5

16

科技政策的影響

以台灣的軍重工業史(重機、造船與航太)為例

1.林崇熙,〈台灣工業發展的另類思考架構〉

2.陳政宏,〈1950~1980年代台灣造船政策的規劃與執行〉

[繳交書面報告初稿,準備口頭報告]

1.曾孝明,《知己知彼:台灣產業的對焦與失焦》

2.曾孝明,《台灣的知識經濟─困境與迷思》

3.瞿宛文,〈台灣產業政策成效之初步評估〉

【第四部分:工程文化】

6/12

17

風險與工程文化

以太空梭挑戰者號事故為例

1.林登立,〈技術追趕的社會經濟根源:1980年代後期的台灣電腦工業個案研究〉

[準備口頭報告]

1.吳泉源,〈從網球拍到半導體:台灣產業技術特質的探討〉

 

6/19

18

分組口頭報告(部分組別)

檢討書面報告初稿

[修訂書面報告]

 

【第五部分:期末總結】

6/26

19

期末考

重要概念

[繳交書面報告定稿]